立场决定观点 –关于政治历史事件的个人立场
前言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中国目前国内的环境可以说非常不好,也可以说非常好。说他不好,是因为国内的舆论文化氛围异常的消极、浮躁,对于年轻人的误导性是很强的。认为自己的国家不好,认为这个社会在分配上极度不均,愤世嫉俗,指天骂地,等等等等。这不只简简单单舆论媒体是这样,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大部分人的言语中都带着浓浓的消极意味。很常见的言论就是向往国外美好生活以及发泄对于中国zf工作的各种不满。对于一个有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来说,这些言论是无所谓的,姑且听之,转而为自己的养料。但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如果真的为这些言论所影响,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消极、浮躁,进而影响到他的进步。说当今环境好,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优秀文化思想通过网络都可以获得,当然伴随着的是所有的糟粕文化。在这样一种异常自由的氛围里,一个人如果铁了心进步,那么他的进步也会是惊人的。如果在这种思潮汇集的逆天环境中都无法孕育出超过祖宗的更加优秀的中华民族思想理论,那么我想这毫无疑问是一种令祖宗蒙羞的事。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我需要静下心来理一理思想上的问题,确定了方向,才能更加轻松的前行。因而,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梳理近来心中所思所想,以期达到指导自己思想进步与为人处世行为的目的。因此,如果您看了这篇文章并且想喷我的话,请省口水。
另,以下如果不指明,事物指代的是政治历史事物。
为什么无法做到完全客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这句话,我们说,时间不停地前进着,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从未来变为现在再变为过去,也就是历史。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对于每件事,虽然它在世界上的发生是确确实实的,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同的人对于某件事的看法确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最简单的,就是客观的相对性。完全客观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的客观。这里我们把这种观点作为一种已知条件忽略掉,以简化问题的分析。*我的观点是,这是由于人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以及人对于事物认知的不全面性造成的。*毛主席曾经提到过“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和我这里说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毛旨在分析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而达到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的目的;我这里的目的是分析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评判,以得出一个结论,并且由这个结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生活。
为了分析问题的简单性,我这里把主客观作为两个主要变量。首先,我们屏蔽人的主观性这个变量。假设每个人的主观条件都是相同的,即每个人对于事物的判断都不是出于主观的,而是一种完全客观的评判,也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做出的判断是相同的,那么造成差异的原因就是每个人对于这个事物的各个方面的了解。只有当人对于一件事的认知是全方位无盲点的,他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对事物进行判断。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比如两个自己的朋友吵架,你能确定你完全清楚他们吵架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吗?因此,即使你能做到完全客观也依然不能做出完全客观的评判。
现在假设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所有的信息。由于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教育经历,每个人的基因都不同,因而每个人的主观立场也应该是不同的。最简单的,就是拿一本大家都没读过的书,读完之后每个人做出读后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白说的。也就是说,理论上,每个人对于一件事的看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当两方面互相作用的时候,如果单纯从上面的分析简单叠加的话,那么似乎每个人对于某件事的评判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两方面的差异似乎应该导致更多的差异。但是在现实当中,我们却发现,在某一件事上,大家的观点基本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而不会出现所有人的观点都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事物的最终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道听途说,或者说全部来源于道听途说。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谈话经常是以“我听说”、“网上说”、“xxx告诉我”作为开始的。这种谈话的目的如果只是吹牛打屁,那无所谓。但是如果是用来论断某件事的正确与否的话,很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信息的来源首先就是不可信的。这是当今的事。那古代的事呢?“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也不是白说的。史书本身就带有作者一定的主观臆断。
上面的分析首先给我的一个启示就是“*你获得的任何信息,不管途径如何,他都是一定带有主观性的。*”即使是自然科学中的公理,也只是人们无法推翻的,由人主观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古往今来很多的公理都被推翻过,这里不再赘述。因此,对于任何事物,当他发生在你的生活中时,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质疑。张三告诉你某某事是正确的,某某人是阴险狡诈,你的反应不应该是盲目听信,也不是盲目否定,而是首先怀疑。只有怀疑,才能使自己更加进步。
根据上面的分析,似乎什么事都是不可信的,这不是疯了吗?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很显然也是有度的。不相信一切的人是疯子。当某个论点在当前情形下你是无法推翻的,那么他的存在就还具有合理性。
因此,可以说客观信息的获得对于人认知事物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表现在在政治历史事件上,就是媒体、文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导观众的视听。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个人或者群体都会具有相应的社会属性,而政治很显然是其中的一项,这是不可回避的。*只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就必然有其政治倾向。*所以那种把自己摘出去,似乎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人大可不必理他们。因此,由于媒体、文人都是有自己的政治立场的,那么相同倾向的媒体间意见的差距就不会太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读者对于事物的了解的分类。
当信息经过媒体、文人的传播、加工到达我们这里的时候, 就是我们的主观倾向发生作用的时候。首先,由于自己的主观意向,我们会首先去符合自己观点的媒体获取信息。假设我们还有耐心去查看别的观点的时候,即使几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特别是历史问题,谁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我们会去选择我们自己认为合理的进行解读。甚至于,即使某种观点更具有合理性,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人选择不相信此种观点而去主观的相信符合自己主观倾向的观点(即使不存在)。因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由于最终的决定权在于自己,我们的主观具有绝对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主观性才是决定最后观点的决定力量。
那么,人的主观态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是从小潜移默化中建立的–大人的话、老师的话、教科书、媒体宣传等等,这其实也是各种媒介的主观立场的角力。某个人的主观态度一定带有着某种阶级性。现在似乎都觉得“阶级”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好吧,那就谈“阶层”。每个社会人都会根据自己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而被打上一个标签,比如“企业家”“白领”“农民工”等等,换汤不换药的事情而已。一个人的思想应该符合自己的阶层,假如你的思想符合另一个阶层的利益,那说明你的价值观被另一个阶层的主观性所影响了,或者说你期望成为那个阶层的一员。因此,可以这么说,*在历史政治事务的评判中,人的主观性归根结底大部分还是阶级问题,其实也就是利益问题。*当然做一点补充,有可能存在一些变数而导致人做出超出自己阶级性的评判,这里我不对这种特异性做过多的评述。
结论
上面长长的分析,显得很累赘,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政治历史事件,大部分人并不是根据这件事到底是不是正确、正义来进行判断的,而是主观做判断的。我们获取的信息本来就具有片面性,然后我们又根据自己的好恶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最终我们会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评判。也就是说,实际上在事物发生之前,我们就已经差不多决定了对于某件事物的态度。那么,这种主观是从哪里来的呢?归根结底就是阶级问题。即使不相关于自己的阶级,也是由于自己父母、自己老师、自己朋友的阶级立场决定的。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并不能根据听到什么就相信什么,反而可以根据听到的信息来判断信息媒介所持的立场。*在这个由物质组成的客观世界中,想要找到真正的客观是很难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各种主观思想纵横交错,互相冲突、互相影响。作为一个个体来讲,要学会在这样的世界里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要忘记发展自己。